一本证书背后的院士之路——记九三学社社员杨雄里院士

我走得并不快,但是在别人停顿的时候我也在走

发布者:邱悦发布时间:2024-02-28浏览次数:15

    2023年11月15日,枫林医泽——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士精神展开展。20多位院士带来了160余件珍贵史料实物,展现他们在诸多领域的丰硕研究成果,也代表言传身教、发蒙启滞,继先贤而启后学的精神。

    在诸多展品中,有一本和学生证差不多大的证书,静静地躺在“脑的奥秘的探索者——杨雄里院士”的展柜中。这本证书不大,却来头不小。证书左侧页上写着:“杨雄里教授于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这里所说的学部委员,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及证书背后的故事时,杨雄里院士表示:“我走得并不快,但是在别人停顿的时候我也在走。”


“要取得成绩,勤奋是必不可少的” 

    “我走得并不快,但是在别人停顿的时候我也在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走在了前面。”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说起自己能够获得如今的成绩时,除了学术成果突出这个最为基础的因素外,杨雄里认为勤奋是必不可少的。

    在杨雄里看来,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是天才,没有天赋异禀,走在队伍前面的人,最后能够成功的人,都离不开勤奋的工作。他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大学时代,杨雄里的第一外语是俄语。苦学之下,他可以用俄文阅读高尔基、普希金原著,甚至可以在老师用中文讲课时,用俄文做笔记。但他很快意识到要从事科学研究还必须掌握更多的语种,特别是英语。随后,他开始用课余时间自学英语,而早起晚睡成了他大学生活的铁律。每天天还不亮他就起床,当时,他还没有手表,只有教学大楼上的大钟告诉他时间是凌晨2点30分。后来,他用一年学会了用英语阅读、交流。

    大学期间,为扩大知识面、了解国际科技前沿,杨雄里阅读了大量科普读物,他将俄文科普杂志上《蓝色阳光电池》一文译成中文寄给了《科学画报》编辑部,很快录用。“当时还是学生的我用‘处女作’2元稿费加母亲寄来的1元生日贺礼,买了本《德俄辞典》自学第三门外语——德语。”

    对多种语言的掌握,也为他出国深造攻读博士打下了基础。1980年-1982年,他在日本进修期间获学术博士学位。这期间,他不仅完成了全日文的博士论文,并在毕业答辩的两个小时里,全程使用日文,“两个小时的时间,我没看过一页稿子,所有的内容,我都已烂熟于心。”

    回国后,杨雄里和他的团队应用多学科技术,在几个层次上,对视网膜神经细胞处理信息的特点,以及信号调控的方式和机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这方面的研究现在仍是他的重要研究方向。与此同时,在跨入新世纪之后,他又把自己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开展对近视和某些视网膜疾病的发病机理及干预新策略的研究。

    “对常人来说,包括像我这样的人来说,能脱颖而出,更多的是取决于是否有坚忍的意志、独立的思维、执着的努力和勤奋的精神。这也是我多年来的一个行事守则。天才是存在的,但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我们如果想在科学上取得一些成绩,对社会有所贡献,就必须做到这四个方面。”杨雄里告诉记者。

“科学是无止境的,任何时候都一定不忘创新” 

    大脑是目前人类在万千世界中发现的最为复杂的系统,也是人类自身的未解之谜。放眼寰宇,脑科学——这一神秘而又充满挑战的研究领域,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发展关键期。一方面研究发展的态势迅猛,另一方面社会的需求强烈。“我们处在阐释人类大脑奥秘的关键时刻。在这个重要的基础和应用前沿领域,中国必须占有一席之地。”杨雄里的话音铿锵有力。

    从事科研多年,杨雄里院士已成为中国脑科学计划的筹建者和推动者。1999年他就担任了首个神经科学“973计划”——“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并通过项目实施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科研成果,也培养了一大批神经科学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为中国脑计划的提出、筹划和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雄里一直强调兴趣和创新的重要性。他认为,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但可以培养。上学时,杨雄里曾对理论物理学、数学都产生了兴趣,甚至试图用当时“仅有”的高中知识证明三角形内角之和不等于180度。虽然现在看来这已成少年趣事,但他探索知识的兴趣一直没有减退,这种热情也一直保持在他对神经科学、对视网膜的研究中。兴趣是投身科研工作的前提,而要想在科研之路上取得成绩,就要不断创新。

    “科学既尊重权威,又蔑视权威。”杨雄里鼓励学生要不忘创新,他从哲学的视角告诉学生,“科学尊重已有的知识,但只有‘蔑视权威’,才能做到大胆创新、不断发展。”

    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说道:“如果再让我选择,我还是会选择科学研究这条艰辛的道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半个多世纪来,有许多成功的喜悦,从事科学研究对于我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科学之树常青,更需要年轻人引领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什么是复旦院士眼中的“院士精神”?“当选院士不是学术生命的终结,而是更重要的终身使命的开始,生命不止,奉献不停。”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在为展览所写的前言中这样阐释院士精神。

    面对一个科学知识快速发展的时代,杨雄里认为,作为院士要谨慎发表意见。“即使在自己从事的熟悉的研究领域,也要考虑到,所积累的知识,所做的研究成果,很快会被新知识的海洋淹没。”

    杨雄里认为,自己取得的成就离不开老一辈的提携,他始终记得前辈科学家冯德培院士和张香桐院士对自己的栽培。他回忆说,自己在《科学通报》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就是得到了张香桐教授的认可和推荐,而在之后的科研生涯中,自己也得到了众多前辈的帮助和提携。

    “古人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除了在科研上继续努力,我也在以各种方式提携身边的年轻同事。”杨雄里说,“科学之树常青,在于一代又一代人投入科研之中,更需要年轻人引领发展。”

    爱才、惜才、重才也成为了杨雄里对学生培养的准则。深耕神经科学六十多载,杨雄里始终没有脱离科研的第一线,60岁后他虽不再亲手做实验,但仍旧定期和学生们讨论研究进度,并坚持亲力亲为,完成研究论文最后的定稿。

    除了科研、带教学生外,杨雄里觉得院士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方说科普。多年来,他也就神经科学、脑科学发展相关内容开展大量科普工作,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的科普,并获得由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奖励委员会共同颁发的“科普杰出人物奖”。

    杨雄里说,现在科学发展这么快,任何一个专家也不敢说对他研究所涉及的领域都了如指掌。“比如说我从事神经科学,我了解的只是脑科学中间很有限的一部分,甚至对我一直从事十几年的视网膜研究来讲,我了解的也是中间很狭窄的一部分。此外,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是对科学工作者,同时,对广大民众也有非常大的意义。因为只有让大家知道科学跟我们的生活环境相关,大家才更可能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才有可能主动投入到科学事业中去改造世界。”

    在杨雄里院士看来,这既是社会责任也是正向回馈。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为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是他们的社会责任。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


枫林医泽—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士精神展

开放时间:8:00-22:00

展览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130号 康泉图书馆一楼

校外人员入馆须登记,团体参观请提前一个工作日预约。

联系电话:54237822

E-mail: qye@shmu.edu.cn

https://shmc.fudan.edu.cn/2023/1116/c2659a138046/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