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正常的工作节奏。医院立即实行闭环管理,在市指挥中心工作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全院上下同呼吸、共命运,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日夜奋战,与病毒赛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民进肿瘤医院支部的会员们也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践行着民进人的历史担当!
1月21日晚,已在医院经呆了近36个小时的支部秘书胡娜,突然接到了医院院长助理俞晓立老师的电话,临时任命为158人撤离小组的组长,并根据医院统一安排要连夜和一百多名组员撤离至隔离酒店。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看着手中密密麻麻的人员名单,她深感自己肩上的重担和使命,坚定地表示将竭尽所能做好组长的工作,不辜负医院的信任。一番忙碌后,158名组员中138名组员终于在次日凌晨,在完成核酸检测后顺利入住隔离酒店。身为组长的她,凌晨时分已是精疲力竭,但仍然心系组里20名因为通讯滞后等一些因素而滞留医院的组员们,她一方面联系医院相关负责人,一方面联系酒店人员保留这20间隔离客房,一方面在临时组建的滞留组员群里安抚大家的焦虑并及时反馈各方面的信息,在得知医院会重新妥善安排滞留组员的消息后,才终于如释重负。可同时她又面临了一个数字挑战,138人的酒店名单和组内各小组长统计的人员数字存在着偏差,人数一直核对不一,为了不打扰各小组长的休息,她将酒店138人的名单与手中158人的名单一一核对,除去滞留人员,发觉部分“新组员”并不在原名单上,新的组员名单又重新列表赶在第一时间反馈给医院,以便医院后续的人员梳理工作。1月23日凌晨在医院的统一安排下,20名滞留人员也顺利入住了隔离酒店。在这段特殊而悠长的隔离日子里,她即时传达医院及酒店疾控负责人的各项通知和抗疫工作,及时反馈并事无巨细地解答158名组员碰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从居住条件、饮食习惯到每个人的心理建设,她时时刻刻与医院、酒店负责人、疾控工作人员保持着密切联系和沟通,组员的各种困惑或问题都得以及时圆满解决。从人员入住隔离酒店,到隔离过程中的细微琐事,到隔离结束前组员撤离方式的一次次统计,到隔离结束时与酒店疾控负责人共同商讨有序撤离的方案,她充分肩负起这个临时组长的使命,以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差错,每一位组员都能被最大程度地妥当照顾和平安度过隔离,尽己所能在这场战“疫”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隔离初期,很多同仁因突如其来的情境出现焦虑、抑郁或睡眠障碍等一些心理问题,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过心理咨询的支部主委黄啸在民进支部群发了这样一条消息:“各位会员,如果有需要心理疏导或帮助的,可以发在群里或私信我”,这条消息也被相继转发在医院的每个隔离小组。一个个咨询电话,一条条咨询信息,她都竭尽所能一一疏导,解开一个个被困的心结。太多的心理咨询,加上前几日身体上的疲惫,她声音嘶哑了,可依然用文字解答大家的困惑。从全封闭开始,黄啸主委每天在自己公众号“笑笑聊聊2室1厅那些事儿”发表一篇心得笔记,从心理变化到运动瑜伽……用文字的力量,传播每一个感动的瞬间,为大家打气、为大家加油。“心若向阳、花自开”,在黄主委的帮助下很多同仁也打赢了这场心理战“疫”。她用执着诠释着爱的奉献,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和平年代民进人的初心和使命。除了瑜伽运动,唱歌也是一个很好的心理疏导和运动健身方式,身为医院镭音合唱团的成员,在黄啸主委积极倡议下,任玉兰委员和合唱团的其他成员一起,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克服各自的艰苦条件、每天晚上练习,用云合唱的形式合唱出了一首《手牵手》,以此激励大家,为大家加油打气。云合唱是一种自我激励,正如歌中唱的那样,“手牵手,我的朋友。爱永远在你左右。不要再恐惧,决不要放弃,这一切将会度过”。
在医院闭环管理期间,民进复旦大学委员会副主委、肿瘤医院支部前任主委、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孟志强教授,坚持留守在医院第一线,一切从病人出发,除保障病区住院病患的正常诊疗,并积极协调病患及家属的保障物资,精细化、人性化的各种暖心举措让医患之间多了一份理解,也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感谢。而他自己睡地铺、躺椅到行军床,一切从简,与同仁们共克时艰,共同守护着医院。他用自己最朴素的方式展现着民进人的精神风貌。
支部副主委盛伟琪是医院医务部部长,肩负着整个医院闭环管理部署和细节安排的重任,她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4天的隔离,从全封闭管理、防疫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到线上医疗工作的开展、医疗防疫两手抓,到提前部署隔离结束后正常医疗工作安排,从物资供应、核酸检测到留院患者正常的治疗等等,她都亲力亲为每一份预案和每一项具体部署。她日夜奋战医院,睡在医院,工作在医院,时刻坚守在抗疫的第一线,她用最诚挚的热情展现了民进人的历史担当。
我们这场战役是在瓷器店里抓老鼠,既不能打碎瓷器又要抓到老鼠。封闭期间,有不少滞留在医院的病人要保证他们的医疗安全。所以,除了留守在病房的工作人员以外,封闭在酒店的民进会员们也积极参与“云查房”,让病人能够在微信视频上看到熟悉的医生,使沟通更加方便,也使患者们更安心。同时医院妇科也开辟了“微信答疑”,每个主诊组有一位医生的微信,向小组的所有患者公开,24小时答疑。这个举措在第一时间缓解了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甚至于在过年中,医生们也收到了来自患者家属的节日问候。
逆境面前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支部每一位民进会员在医院的危难时刻都挺身而出,自始至终跟医院同仁们一起,勇于担当、齐心战斗,终于打赢了这次没有硝烟的阻击战。
民进肿瘤医院支部供稿